建筑不该是冷冰冰的建筑,而是温暖人心的载体,
大师是怎么做到的呢?
第四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凯文·罗奇:一个不盲从潮流的建筑师
福特基金会大楼
位于美国纽约,是世界上第一个带有现代大型中庭的建筑,被称为现代建筑的“第一中庭”。最初由 Kevin Roche 和 John Dinkeloo 建筑事务所联合设计,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。该大楼在1967年开放。这也是凯文 罗奇最受赞誉的设计之一,这座建筑由玻璃、锈色钢筋和暖褐色大理石构成,宽敞的中庭高达12层。
由于设计要求中对于建筑面积要求比较低,同时对于城市设计当中建筑高度的要求又比较高,在这种矛盾之下,结合场地周边的环境同时还要考虑到对于办公人员的关怀,罗奇拿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设计。
他设计了一个L型的建筑,然后用中庭把建筑的缺口组合在一起,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方形建筑。一方面建筑的面积不多,另外一方面高度可以保证,更重要的是,玻璃中庭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办公环境,使得建筑和自然第一次真正的融合在一起。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建筑的中庭,它将旁边的公园与建筑融合在一起,中庭也成为办公人员的一个交流的场所,使整个建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社区,
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?
罗奇的总结说:“设计一个项目的起点是使用者,使用者将有可能从建筑取得何种收获,我是从这里开始着手,而不是结构、轴线、平面图、色彩,我先思考个人,思考心灵,会因为这是建筑师该负责的,是我们的社会责任,也是我们能给社会的贡献”
对大师的思考,我们是否深有感触呢?业主、设计师、使用者这三者哪个更加重要?这可能是所有人都遇到的问题,但最终的答案却往往不尽相同,如果你是设计师,当业主的要求和民众的要求有所冲突的时候,你应该会做何选择呢? 。
这是福特基金会大楼有最具创新之处,由中庭而实现的大型室内庭院,塑造了一种新的城市环境。罗奇在此进一步发展了把植物当作一种“建筑材料和构件”的理念,舒适自然的空间旨在形成一种融洽的团队气氛,同时建立起建筑、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关系,创造出一个洒满阳光、接近自然的生态空间。
在方形的模块中还设计出了一个45度角的楼梯间,突出了对角线的方向,此方式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被许多建筑师所效仿。
60年后,福特基金会花费1.9亿美元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工程。项目由建筑师Gensler领导,其目标是要将这个标志性建筑变得更加现代化,并且要扩展其空间,“为慈善事业公民团体创建一个全球中心”。工程于2016年10月动工,2018年夏天竣工
“翻新后的建筑,将会为基金会的全体办公人员做出适当调整,它将为员工建立起更多的合作和开放空间,并为非盈利组织和公众增加交流空间,”基金会在一份新闻稿中说道。新的设计承诺“保留建筑原有的标志性的设计。”
让我们感谢这位普利兹克建筑奖第四届得主——凯文·罗奇 Kevin Roche先生 。这个花园仍然是纽约城中混凝土、钢筋、玻璃群中的绿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