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室的热环境条件主要通过被褥对人体所处的微环境产生各种影响,与睡眠质量和水平有很大关系,为得到高质量的睡眠,保证“顺畅入睡”,避免“中途醒来、过早醒来”,提高“快速醒来”等是很重要的。
人在夏季较热的卧室环境中,睡眠困难,睡眠中的觉醒也会增多。相反,冬季寒冷的环境中,手脚等身体末端的局部寒冷,也会阻碍睡眠,特别是在酷暑严寒的季节,只通过调节被褥和睡衣,也很难得到舒适的睡眠环境,一般来讲,还需要依靠使用空调或电风扇等设备获得一个舒适的入睡环境。
夏季卧室环境
研究表明,人在裸体睡眠的情况下,当室温在29度时,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较多,睡眠阶段一浅睡眠较少。综合研究建议,夏季可以考虑将卧室温度调整到26到28度,湿度为50%到60可以获得较好的睡眠环境。
人的睡眠周期通常是90分钟一个循环,深度睡眠一般出现在前两个时间循环中,所以空调的使用从就寝前开始持续三个小时为最佳。
气流温度的影响
研究表明,在室温较高的条件下(室温32度,相对湿度80%),使用风扇从脚部向头部方向吹风(平均风速1.7m/s),被褥中的温湿度,维持了较低的水平,出汗量相对所提供的环境条件要少。在使用冷气的条件和室温酷热的条件之间得到了很好的平衡,采用这样的体温调节措施,能够有效减少睡眠时中途醒来问题的发生。
也就是说,起初考虑风速可能会对皮肤感觉造成影响,从而影响睡眠质量,但实际研究的结果却和预想不同,在皮肤表面温度相近的环境下,增加热对流交换,从而达到减轻身体负担,是可以实现睡眠质量改善的。另外,通风或电扇等产生的气流,与从空调中吹出的冷风对居民睡眠的影响截然不同。
同时,感受不到气流的空调设备,如设置于顶棚、设置于地面,风速在0.4米每秒以下的空调设备,冷气对与睡眠中出现的觉醒,心率上升,翻身次数等现象明显减少。
也就是说,普通空调的冷气气流会增加人体产生觉醒刺激的可能,所以在设计和使用空调设备时,必须充分考虑气流方向,应尽可能避免直吹。
冬季的卧室环境
冬季里被窝里的微气候主要靠被褥睡衣等进行调解,将室温以3度为间隔从13度调整到25度过程中的五个室温条件下进行睡眠阶段的调查。研究实验结果表明,环境温度为13度时睡眠中的觉醒是减少的。另外,为避免睡眠中觉醒后,如厕等行为造成的热冲击,冬季建议卧室热环境条件最低也要维持到15度以上,湿度达到50%。
舒适的环境性能及设计要求
睡眠时间热环境目标如下所示
- 室温:夏季26到28度,冬季16度以上
- 湿度:50-60%最佳
- 冷风制冷:炎热环境条件下(30度以上)有效(但空调的冷风不能对人直吹)
使用空调设备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:应充分考虑空调的出风条件,就寝时空调的冷风,不能对人直吹,可以选用带有快速睡眠模式的空调设备。另外,冷热辐射式空调设备,由于没有局部风速的影响,应考虑优先使用。